你的浏览器已禁用javascript,请启用javascript,否则网页将非正常运行!
slwp Better angle to watch

当前位置:首页 >珠峰队长>雪山成长记

雪山成长记·子君 | 一个都市女白领的雪山成长故事(上)

2017年03月21日 所属:雪山成长记




雪山成长记

记录每一个有梦想和情怀的人

与山峰的相遇


◂本期分享嘉宾:韩子君▸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我是韩子君,

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在川藏队做的“雪山成长记”平台上和大家一起聊聊天。

川藏队的这个分享会的主题叫“雪山成长记”,

所以今天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雪山成长故事。





徒步➙登山


很多朋友好奇为什么我看起来很斯文很都市的一个女孩儿,会喜欢上攀登雪山。

其实和很多登山爱好者一样,最开始我也是徒步,慢慢的从普通的徒步过渡到高

海拔徒步。上海周边的朋友可能会比较了解,在江浙沪这边,有一条很著名的初

级徒步线路,叫徽杭古道,我第一次徒步就是走这条线路,一天就能走完,这算

是一个入门的开始,然后慢慢的,去稻城亚丁,去长坪沟穿越毕棚沟,然后2010

年的时候开始去阿里转山。


真正让我开始登山是2011年阿里转山这一次,因为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走完了,

而且在翻越五千多的卓玛拉垭口的时候我也没有高反,所以我觉得自己的身体

情况还可以,是不是可以尝试找一些其他的更有挑战性的运动呢?然后很偶然

的在一个网站上,我发现了一个登山的广告,就这样开始我人生中的第一座雪

山半脊峰。

 

第一次登山之后我就爱上了登山,因为登山的时候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从半脊峰顶看到的四姑娘山幺妹峰)


登山菜鸟➙登山健将


我在2013年五月份登半脊的时候,那个时候很菜鸟,把羽绒服穿在冲锋衣的

里面,胸前还挂着一个塑料水壶,登顶的那天特别逗,因为是塑料水壶,所

以登顶的时候,我剩下的一点水全部都结冰,里面还带个吸管,完全喝不动

水,所以也是从一只菜鸟进化而来的,那个时候第一次去登雪山真的是懵懵

懂懂,对于登山的技术、对雪山的了解、一些潜在的风险,完全没有概念,

但是就是因为这一次很懵懵懂懂的攀登,就让我不可自拔的喜欢上了攀登

雪山。


 

2010年的七月份我攀登了人生中的第二座雪山非洲的乞力马扎罗,海拔是

5895米,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慢慢置办装备,开始对登山有一些了解了。

 

(乞力马扎罗的日出)


当顺利完成了第二座山峰之后,我就开始想尝试更高海拔的山峰,这个时候

我就认识了川藏队,2010年的十月份我选择了跟川藏队去攀登雀儿山。


 

(雀儿山C3营地下面的大雪坡)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一支很正规的专业的登山公司,他们服务的细致周到,

对一些雪山知识的讲解,都体现出他们特别专业,所以对川藏队的印象特别

好。我们那次攀登很有意思,那次我们是c组,当时登顶的时候,最先登顶

的是四个女生。还有一个让我记忆很深刻的是,在下撤时走得特别累,就很

想发脾气,记得那个时候队长仁青跟我走在一起,我就跟仁青说,下山以后

我就要把我所有的装备全部都卖掉,再也不来登山了。但是我到营地以后,

吃饱喝足,第二天睡醒了,再看到人群的时候,我跟他说,我决定不卖装备

了,要留着下次继续爬山,所以我觉得这可能也就是雪山的魅力的体现!



2014年的五月份我去攀登了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海拔5642米,当时我

刚刚学会滑单板,胆子也特别大,所以在第一个雪季结束之后就背着板,从

厄尔布鲁士上滑了下来。



从2013年的五月份到现在我一共登了八座雪山从五千米到八千米,我刚开始

攀登的时候,那个时候我觉得完全是从懵懂懂的状态,到开始有一知半解,

并且前面几次每一次的攀登都特别成功,非常顺利,每次都能登顶,而且也

没有很严重的高反,所以就觉得登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对我来说也不是

特别有难度的事情。但是,接下来我要讲的三个故事,是我攀登的三座山峰

时发生的故事,我觉得这是在我整个攀登雪山三年以来,对我影响很大的三

座山的故事。

(慕士塔格,海拔7546米,位于中国的新疆)


慕士塔格的故事


因为之前去登雀儿山的时候对川藏队的印象非常深刻,服务等各方面都非常

满意,所以在第二年去登慕士塔格的时候依然选择了我信任的川藏队。慕士

塔格在c1和c2之间有些冰裂缝,其他的都是一些大的雪坡,所以在攀登这座

山的时候,要穿着踏雪板行进,这样比较省力气。




因为慕士塔格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的高山滑雪场,所以那个时候我依然

背上了自己的滑雪板,想尝试登顶后从顶峰滑下来。

(从海拔6900米的C3营地滑下来)


慕士塔格是我从登山以来,没有登顶的第一座山峰。但也是这座山峰和这次

的攀登经历,让我真正领略到了:登山是一件很危险,很残酷的事情,自然

是那么的巨大,人是那么的渺小,以及第一次尝试到失败,知道选择放弃是

一件那么困难的事情。


▇1直面生死


这个是我们另外一个队的一个男队员,在登顶后,因为体力不支虚脱了,被

从山上拖了下来。当时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他的整个脸,因为暴露在紫外线

中,被晒的发黑,嘴唇都晒焦了,起了皮,整个人感觉奄奄一息,被捆得像

个粽子一样,用羽绒服防潮垫捆在一起,从山上,被当时的一个哈萨克族的

当地人从山上拖下来。


当时看到他的时候我觉得很震撼,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在山上直面生死,看到

有人濒临死亡,内心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第一次意识到登山是一件有风险

的事情。就在这个队员到我们营地之后,我们的向导就赶快围上去,给他些

温水,还给他喂了一两支能量胶,然后苏拉队长就安排我们队的向导护送他

继续往下撤。


刚刚经历了别人的生死,然后我自己一下子也面临了一个巨大的危机。


▇2慕士塔格遇险记


我是带了单板去慕士塔格的,当时我们队里面只有我一个人滑雪,所以在跟

苏拉承诺过,不会到处乱跑,跟着大家走过的痕迹,只在路的两边滑,苏拉

就允许我上山了。但是在我们第二次拉练之后,因为觉得那个路已经滑过一

次了,也比较熟悉,所以看到当时我们的左手边有一片山谷,看上去雪况非

常的好,然后自己就大着胆子一个人滑下去了。但是那个山谷是一个背阴面

因为一直是背阴面,晒不着太阳,所以里面的雪与其说是雪,还不如说是一

层很薄很薄的冰壳,所以当我自己再滑上去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个冰壳有多滑

当我在滑行的时候,突然看到在前面大概有十来米左右,有一个很大的冰裂

缝的时候,我就想刹住车,但是这个时候特别悲惨的发现,整个板完全横过

来之后,依然非常的滑,根本停不住雪板,所以我就着急了,整个人仰面摔

倒在雪地上,用我的衣服和背包在雪地上摩擦,想让自己停下来,幸运的是

大概离那个冰裂缝有七八米的时候,我停了下来。


停下来以后,当时我还想自己动一动,看看能不能挪到我右手边不远处的一

片碎石坡上去,但是每动一下就发现我自己会继续往下滑,因为那片全是冰

壳。所以,我就停止了,不再动,然后就拿出手机来呼叫我们的队长,叫救

援。但是在山上信号不好,所以就一直没有打通电话,没有叫到我们的向导

这个时候,停了有几分钟,我觉得,可能不能再等别人,因为我是滑偏了,

并没有在主路上。所以我只能靠自救,于是我慢慢的,把滑雪板脱下来。


把滑板脱下来以后,我用手用力的把板砸到雪里面,把自己固定住,因为穿

的是高山靴,鞋底是硬的,就用脚后跟在雪地上磕出一个一个的槽,就这样

把自己一点一点的挪过来。


这次的侥幸逃生,真正是我登山以来,第一次差点挂掉,对我是一个很大的

教训。第一个,自然是很伟大的人太渺小了,当你对一片雪地或者一座山峰

一块区域不了解的时候,一定不要贸然去尝试,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

下去。第二个,滑雪的时候一定要小伙伴,不能自已一个人贸然行动,所以

在那之后,我无论是登山和滑雪一定都是至少要两个人以上,不再单独一个

人行动。


▇3关于放弃


在这座慕士塔格山峰上发生的第三件事情,就是关于放弃的故事,2014年的

七月份,我们那一队人是集体放弃冲顶的,我们攀登到海拔七千二百米的地

方,大家商量以后决定集体放弃,那天我们出发的时候,下着雪非常非常的

寒冷,风也很大,我觉得这个是我登山以来,碰到的最恶劣的天气。


当时我们从六千九的c3出发的时候,出发没多久,陆续续的就有一些队员因

为身体不适或者体力不支,陆陆续续的就下去了两三个人,当我们的大部队

走到海拔差不多七千二百米的时候,天气依然非常非常的恶劣,而且有的队

员已经开始出现了失温的情况,一些队员说手冷,手脚没有知觉,而这个时

候,我们的向导上去找路已很难辨认方向,所以这个时候苏拉队长就召集大

家,停下来一起商量看看后面要怎么办?

点击链接阅读全文 ➪http://mp.weixin.qq.com/s/Ryz1CkIFBIs8vraZDcCv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