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已禁用javascript,请启用javascript,否则网页将非正常运行!
slwp Better angle to watch

当前位置:首页 >珠峰队长>登山文化

《Sherpa》︱一部探索夏尔巴世界的精彩影片

2017年04月05日 所属:登山文化

   你无法征服山峰,你只是爬上去,像一个孩子爬上母亲的大腿一样。                      

     ——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 (Tenzing Norgay)


 纪录片《SHERPA》


2016年的珠峰攀登接近尾声,沉寂两年的世界之巅迎来了新的登顶者,而在过去连续遭遇冰崩和地

震的珠峰登山“保姆”——尼泊尔夏尔巴人,他们的生存和就业环境与珠峰商业攀登的利益互博,似乎

并没有再次引起外界的关注。



珠峰南坡大本营




通常直升飞机的到来意味着发生了灾难需要求援,而这在珠峰登山中并不罕见。




这一诉求的顶点发生在2014年,4月18日珠峰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南坡孔布冰川(Khumbu Icefall)

 发生的致命雪崩夺走了16位夏尔巴同胞的生命。由英国导演Jennifer Peedom操刀的记录这一历史事

件的纪录片:《SHERPA》(高山上的夏尔巴人)在去年的悉尼电影节上公映。



影片中再现了孔布冰川近年来的移动状况,记录了灾难发生时现场的情况。




雪崩后,夏尔巴人集体抗议尼泊尔政府大肆推动珠峰旅游、西方商业登山入侵与他们受到的不公待遇。




《SHERPA》


本片讲述了灾难发生后,夏尔巴人如何团结一致走出伤悲、面对质疑,更誓言重新夺回山峰主导权的

故事,揭开了长期潜藏在登山行业背后的问题与争议。


一个夏尔巴背夫的劳动报酬,按每人每天几趟几公斤物资计算价格,可称为“超级临时工”。


 高山上的夏尔巴人


ABOUTSHERPA

关于夏尔巴

夏尔巴族人与我国的藏族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通用藏文。主要居住

在尼泊尔北部的高山地带。从1953年第一位夏尔巴人丹增·诺盖与新西兰登山家希拉里实现人类首

次登顶珠峰开始,夏尔巴人就扮演了人类攀登珠穆朗玛峰史上功不可没的角色。




喜马拉雅南麓的山脚下,几乎每个村子都为珠峰旅游服务,女人也不例外,她们用头部承受大部分重量。




2014年,川藏队到尼泊尔珠峰南坡考察,进山路上,遇到的夏尔巴孩子们。




在每年的登山季,夏尔巴向导会三四十次地穿过珠峰路上最危险的区域。以生命为代价投入登山工

作的夏尔巴向导曾创下过众多令人至今景仰的纪录,拥有世界上成功攀登珠峰和无氧登顶珠峰最多

的人数。但另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则是,他们还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珠峰遇难人数。《大西洋月刊》

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至2014年间登山途中的夏尔巴人死亡率比美军伊拉克战争2003-2007期间死

亡率还要高12倍。




从尼泊尔加德满都坐小飞机到博卡拉,再徒步七八天才能到达珠峰大本营。




而这一路的物资,全部由夏尔巴人背进去。




夏尔巴与山

山与夏尔巴人的关系,不仅仅是相互利用,也不仅仅被局限在向导和背夫的角色中。影片拍摄的

夏尔巴人Phurba Tashi是目前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攀登记录的保持者,至今仍保持着登顶珠峰次

数最多的世界纪录:21次。


在他眼中,夏尔巴人与山有着独特的缘分和深厚的情感,夏尔巴人与山并存,是山给了夏尔巴人

荣誉。“这里的山是夏尔巴人的生命,夏尔巴人的灵魂,夏尔巴人的一切”。不过,除了登山,世

界对夏尔巴人几乎一无所知。


        夏尔巴文化的整合和西方商业化的入侵之间的分割线清晰可见,也令人震惊。当富裕的西方登

山者花费75,000美金去征服珠峰时,夏尔巴人获得的只是微薄的5,000美金。每个登山季他们都要

为了这些客户冒生命危险上山多达30次。但他们对登顶做出的贡献却极少被承认或得到公开的感谢,

也很少有人对他们的文化信仰表示尊重。




每年珠峰登山者去大本营的途中都会到这位活佛家敬拜,活佛会给每人一张小卡片,等于说除了得到政府许可,尊

重当地文化信仰风俗也必不可少。右图为2014年,川藏队队长苏拉王平拜访尊者。




活佛家里就像一个珠峰登山资料馆,照片里的登山家们无形中受着圣山和当地信仰的加持和庇佑。图右为新西兰著

名登山家Russell(罗塞尔)。



《SHERPA》

这是一部探索夏尔巴世界的纪录片。

本片获得第6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纪录片提名。

它带领我们在人类心灵和世界屋脊

这内外两个极点之间,

捕捉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共存关系,

美丽中潜藏着死亡,死亡中蕴含着美丽。


(高清全片,83min,建议在wifi下观看,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