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杨春风 | 因为热爱,所以攀登
2017年04月12日 所属:登山文化
前言|preface
他,性格温和待人有礼,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朋友;
他,悬壶济世,医术高明,出生受人敬仰的中医世家;
他,热爱登山,11座八千米,是中国民间攀登的领头羊;
他,在三年前的初夏,一声枪响,随后倒下,逝去在完成梦想的途中;
他,就是杨春风。
![]()
作为中国民间登山旗帜性人物的老杨,有着对山峰真正的热爱和执着。登山探险,它代表人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克艰精神,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忽略的一种精神能源。登山探险精神对自己、国家、民族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正是这种认知,让杨春风致力于推动中国民间登山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第一篇章
刹那的冲动,定格的是一生的永恒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带给人们以春天的气息,舒适而美好。
在成为登山家以前,杨春风是一名名气还不错的中医,自己开了一间诊所,每天都有慕名前来的人找他医治各种疾病。而他的人生似乎也在这样的平淡中幸福的前进着。
1998年,杨春风听说新疆的王铁男登上了博格达峰,看过报道后,突然也有一种迫切的冲动,想要去登山!而就是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决定,改变了杨春风人生原本的轨迹,成为了他生命旅途中最重要的分叉口!
【2002年博格达峰一号营地(左起:杨春风、王铁男、陈翔)图片取自王铁男博客】
那时候的杨春风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装备都没有,大家凑了一些就去登山了。冬天天气不好,线路也没制定好,可想而知,自然是没登成。后来,他们就改登旁边的一座4700米的小山,登上去了,但又差一点滑坠致死。杨春风的第一次登山经历虽说惊险万分,但当他站在山顶上看周围的景色,那种无法言喻的心情和美景,让他的心在那一刻好像找到了一些什么。至此,杨春风迷上了登山。

第二篇章
如果成为登山者注定是我的宿命,那么···
“登山可能会送命,可是我还是会去”
老杨发自内心地热爱着山峰,他说:“登山可能会送命,可是我还是会去”。就像“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登山,每个人心中对她的定义都有所不同。而唯一相同的就是对山的那份执着。
【2001年博格达峰一号营地,图片取自王铁男博客】
雪山并不能像84消毒液一样洗涤心灵,也不能像忘情水一样让人忘掉烦心事。但是登山会告诉你,人生的迷人就在于过程:为了一个目标而去脚踏实地的生活。从受人敬仰的职业到以攀登为生活方式,是老杨践行自己生命理念的选择,一种把理想照进现实的勇敢。
【2001年冬季我们在沙漠探险(前王铁男、后杨春风)图片取自王铁男博客】
杨春风对雪山的热爱与执着,也更像是着了魔的宿命。他不善言辞,不会去拉赞助,所以,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拿出来,只为登一座雪山。他每年都在等待不同山峰的最佳攀登季节。而平时的他,就各种宅在家里,锻炼自己的体能,从不敢松懈。
这就是他,一个沉默不语,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登山者。
我们看看那些海陆变迁不喜不悲的雪山,想到一百万年前还是海底的海底,印度洋和太平洋板块不断挤压,世界最年轻的高原就成为了世界之巅,便会知道大自然的奇妙是多么的无法言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山峰从来不需要我们的征服,只是她宽容的接纳我们的窥视。
在发生道拉吉里峰事件后,杨春风一度陷入了迷茫当中。家人、朋友的极力劝说,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喊骂。是否就此退出登山,此时的他躲回了一个人的世界,那段时间我们在成都常见沉默寡言的老杨。过后,他对这次事件也做出发声与思考。
他说:“登山探险代表着人类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忽略的一种精神能源。登山运动教会我们克服困难、团结协作、互助友爱,而这种登山探险精神对自己、国家、民族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中国比较欠缺的就是这种精神。中国人不缺钱,关键是心理上的欠缺,缺乏勇敢精神。整体上我们不像外国人能把探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敢于去尝试冒险。中国传统文化也不鼓励你去冒险,打破常规做事。”
第三篇章
那么留在山峰是不是我的结局?
回家了,雪山的孩子
他是一个为山疯狂的“疯子”。道拉吉里山难发生的一年后,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的一年间,杨春风又成功登顶了5座8000米雪山,包括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8586米),以及世界第十三高峰迦舒布鲁姆II峰(8035米)、世界第十一高峰迦舒布鲁姆I峰(8068米)、世界第十高峰安纳普尔纳峰(8091米)和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8516米)。其中,迦舒布鲁姆II峰、迦舒布鲁姆I峰是杨春风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连续成功登顶的山峰。
2012年,他率领的K2国际登山队登上了“14座”中难度最大的乔戈里峰(K2),成为国内第一批登顶K2的商业团队,也是第二批登顶这座山峰的中国人。在这支名动江湖的队伍中,与杨春风一起遇难的饶剑峰和在枪击事件中死里逃生的张京川均名列其中。
杨春风曾说,就像运动员都有参加奥运会、世界杯的梦想一样,登顶K2就是登山者心中的崇高梦想。

2013年6月,他开始了攀登自己第12座八千米山峰的征程,在当时乃至现在,中国民间登山界尚无人完成“攀登14座八千米雪山”,老杨很可能成为第一个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登山家。只是这一次,回来的不再是那个鲜活的他了···
23日,大家早早睡下,适应着高海拔的环境。大本营静悄悄的等待着黎明的降临。人们的美梦中似乎还上演着登顶的喜悦,谁能想到危险却离他们越来越近。
15名身穿当地协警制服荷枪实弹的人员来到海拔4100米的南迦峰登山大本营,冲进了登山者所在的帐篷。这伙人迅速把11个登山者绑了起来,并一个个没收了他们身上的现金和护照,甚至连过多的询问都没有,就开始逐一枪杀。这次袭击,仅张京川脱险。
终是像他说的那样,最终,杨春风还是为登山送了命,却不是死在山上,而是恐怖分子的枪下。
雪山脚下,半夜时分,枪声响起,梦想破碎。
消息传回国内,人们由最初的难以置信,到悲痛接受。中国民间登山界最伟大的登山者——杨春风,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了我们。关于他的故事,我们仍旧刻在心底,不曾遗忘他和他的梦想。
杨春风之于中国民间登山,最大的推动作用在于:他摸索出了一条国人自主攀登境外雪山的道路,让广大民间登山爱好者对于攀登境外的8000米雪山不再是梦想,而成为了现实。而且杨春风以"核心决策者"的身份登顶K2,更是让国内的登山爱好者不再把K2当做"野蛮巨峰"神话化,同时也赢得了国际攀登界对于中国攀登者的又一次认可。
可以说杨春风的离世真的是中国的民间登山的巨大损失。
也许有一天,中国民间终有一人会登上“14座八千米山峰”,
续写你的梦想,完成你的心愿。
而你,在岁月流逝的长河里,慢慢褪去。
只是,你温和的模样,“不善言辞”的执着依旧会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春风十里不及你,山友依然怀念你——
老杨,天堂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