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WEN的雀儿山攀登记!
2017年09月12日 所属:登山文化
追寻生活意义的过程,其实就是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的过程。我们搞任何事情之前,一定得给自己编造个理由,这样干起来会更踏实。
△2015年5月四姑娘二峰登顶时刻
自从2015年5月不小心沾染到雪山之后,便爱上了雪山,无法自拔~~
△2015年十月南迦巴瓦峰日照金山
2015年十一又在西藏有幸见到了南迦巴瓦峰的日照金山。南迦巴瓦峰又称“羞女峰”,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有人守了一个月,愣是没见着,我觉得我还是和雪山比较有缘(自恋一下)。
和我共同见证这一切的还有另外一个人,他叫老于(四姑娘二峰中间那哥们)。老于是个退伍老兵,四姑娘二峰他是顶着严重高反吐上去的,爬到山顶又直接喷射状呕吐,我敬他是条汉子,之后又在西藏碰到。
户外,就怕同一个地方,两个人都想去,然后还相互勾搭,就差约个时间了。半年前我提到7月份应该有时间,他担心体能训练来不及,一直没定,不过已经戒烟戒酒开始跑步了。一天,他说已经报名川藏队7月25号A组了,这便有了雀儿山之行。
△C2营地拍摄雀儿山主峰
△航拍主峰
△航拍主峰
地理位置及交通住宿
雀儿山,位于沙鲁里山北段的甘孜、德格之间,主峰海拔6168米。地理环境丰富,冰川岩石、明暗冰裂,冰壁都一应俱全,景色绝美,也是提高级技术攀登训练的最佳山峰。前往雀儿山,一般都会从成都出发,然后到达甘孜县,全程约700公里。因为是山路,乘坐大巴或者包车,不管任何一种交通方式,一般都需要两天的行程。
△大巴车行驶在青山白云之间,突然闯入的一大片油菜花让人眼前一亮
大巴车从成都新南门车站10点出发,可以网上订票,路上两个司机轮流开,中途会停下来吃饭加水上厕所。在康定汽车站停一宿,第二天早晨5:40再出发,顺利的话第二天下午两三点能到达甘孜汽车站。
包车或拼车,比较自由,费用大约是坐大巴车的两倍。因为是一个司机开,会比较辛苦,容易犯困。我们回程时包车,如意看司机困的不行,换着开了一段,结果司机在副驾座上秒睡。还有的司机开的特别猛,在回成都的路上,老于多花50块钱坐在副驾上,结果司机各种超车,老于被吓得一路就没敢睡。
住 宿
康定县城并不大,除了餐馆就是住宿,完全没有必要提前在网上定酒店。提前把康定当晚所要用的东西放在随身的小包里,驮包就放在车上,到站后背着小包直接走,慢慢逛着找酒店。
修行,无非就是虔诚的干着一件事 ,与功利无关 去寻求内心世界的平衡
第二天早晨下雨 汽车站车多,好多人找不到车在哪 6点才从汽车站出发,路餐。
遇上一潭湖水,要是能在湖边住上一晚 就完美了
到了甘孜县城,我们住在香格里大酒店,旁边就是白塔公园。
其主体建筑为一座高达37米的大宝塔,又叫色西底那仓寺、白塔寺、那仓白塔寺,是那仓活佛的家庙。宝塔底三层宝座均按北京天坛祈年殿底座比例大小而兴建。
甘孜县,海拔已经有3390米左右,已经算高海拔了,刚到那儿需要慢慢适应,平时活蹦乱跳的都得悠着点。白天温度高可以好好洗个澡,因为后面几天再也洗不了澡了,但千万不要着凉感冒了。
攀登行程
Day 1 甘孜到大本营(海拔3390-4000米)
△出发前合影,漏了摄影师八部
甘孜县城距离新路海景区还有一百多公里车程,然后还得徒步到大本营。中午在马力干戈一家川菜馆午饭,那的回锅肉和青菜简直太棒了。搞笑的是老板不在,大厨出来算账,花了半个小时,车快开走的时候又被拦下了,说账算错了...
从新路海景区入口到雀儿山大本营这一段轻装,驮包有马驼,大约是2小时的路程。
登顶后返回甘孜时新路海水大,花了200块钱骑马。
到达大本营时,协作们早已列队欢迎直至最后一个队员到来。那谁谁谁在后面拍裸照的,还晚到了半小时。
今年大本营已全面升级,发电机,厨房帐,餐厅帐,会议帐,就连厕所也搭了两顶帐篷,这里的海拔已经4000米了。
晚上是住大帐篷,7人一间。七八月登雀儿山,这个季节睡袋要求最低1000克以上的冲绒。没舍得买新的,就带了一个400克和700克的黑冰睡袋凑合。大本营晚上最低温度在零度左右,刚好用700克,睡的很舒服。其他队友都带的是1200克以上的睡袋,晚上一直在听他们喊热,让我乐一会儿。到了上面两个睡袋套在一起用,也没觉得冷,不过装包占空间。
Day2 大本营
第二天在大本营适应海拔,日程安排的也特别轻松。
上午可以在营地随便逛逛,还可以勾搭其它登山队的妹子。
攀登队长 泽东作,87年的,是川藏队六个攀登队长中最壮实的一个,被大家昵称为“牛队”。
△练习紧急制动
C1到C3到处都是冰裂缝,深不见底。有的看的见,有的看不见,所以需要结组通过。万一有谁掉进去了,需要同伴紧急制动,防止滑坠。这是保命的训练,都练习的可认真了。
Day 3 BC-C1(海拔4000-4850米)
前一天晚上大家就在纠结第二天穿什么出发,因为怕下雨,领队建议冲锋裤冲锋衣。可是走过户外的都知道,那玩意儿就和雨衣一样,穿上去特别闷。而对我来讲,没有冲锋裤,就拿滑雪裤来凑合,但BC到C1肯定穿不了,因为会热死,所以铁了心要穿速干裤。
计划早上十点出发,一大早大家就开始收拾,能不带的一克也不多带。从BC到C1可以轻装,因为当地有强制请村民背装备的要求,来回每个人600块。
村民们才是真正的大神,背那么多东西,什么装备也没有,蹭蹭的往上爬。
往上走的时候没有人愿意说话。
据说这个木梯子有些年头了。
从BC到C1遇到好多从山上下来的人,大部分都登顶了,但说天气很糟,下面下雨,上面下雪。然而这样,还有个哥们脸都晒肿了,另外还有一个妹子体力严重透支,被协作扶着下来的,眼睛里还擎着泪水,估计这一路遭了不少的罪。
△燕子,来雀儿山之前几天还在打点滴,感觉她会是随时被向导拖下去的那种,好在机智,临时升级豪华团,对自己负责,也对大家负责。
真的是非常幸运,刚到C1不久,就开始下雨了,我的速干裤圆满的完成了它的使命。
今年川藏队把球形帐也扛上了C1营地,这样大家活动更方便了。
到了营地之后,头疼,领队说一会儿雨停了,要出去进行冰雪技术练习,听到这个消息,想死的心都有了。
好不容易换上高山靴,发现已经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不能低头系鞋带,求了一个协作帮忙给弄好。折腾半小时,才穿上所有技术装备,训练完头疼更严重了。
终于等到了晚餐,牛肉火锅,却发现毫无食欲,还有点恶心想吐。不过还得强制自己吃点东西,因为后面只有方便面和山之厨了。
晚饭后,雨越来越大,球形帐有点闷,我自己躲在高山帐里,坐在帐门口。头疼,恶心,无助,思绪乱飞,骂自己为什么来这遭罪...
越是一个人呆着,状态越是差,做了半天思想斗争,穿上鞋,冒雨又回到球形帐里了,球形帐篷里已是歌声嘹亮。
在大帐里,不停的在喝水,一直呆到10点多,感觉好多了,准备睡觉。
本来是三个人一顶帐篷,老于嫌挤,决定留在球形帐里睡觉。这样就剩我和老钟医了。阿钟突然跟我说,决定明天就下撤了。
攀登虽然很艰难,放弃其实更难,毕竟准备了这么久,大老远折腾过来。
晚餐时刻-外面还下着雨
阿钟是个实在人,来自广东佛山,一开始是外科大夫,后来又转成内科大夫,还给我们把了脉,真的很准哦。这次还带着单反上到C1,一路给大家拍照。他和我一样,在C1营地高反比较厉害,晚上还一点也没吃,不过睡觉前也好转了不少。
第二天他的装备就被我们瓜分了,感觉他像是猴子派来的救兵。
Day4 C1-C2 ( 海拔4850-5300米)
从C1之后,就需要自己背上所有的装备了。不过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做不同的选择。豪华团的队友可以不用负重,另外的队友请背工,这样只剩下我和“学长”死扛了。
吸取C1高反的经验,出发后,走在最后几个,和“学长”死磕,不走运的是又下起了中雨。慢慢的,我的冲锋衣也有被雨水侵入的地方,滑雪裤更不用说了,不防雨,于是赶紧套上雨衣。特别闷,排汗内衣也很快就湿了,手套也全湿了,这一程走的特别辛苦。
C1到C2的后半程,到处可见的冰裂缝,需要开始结组攀登了。
△雨停了一会儿,脱了雨衣吃午餐。
△开始还担心被淋湿的滑雪裤,结果太阳一出来马上就晒干了。
△协作们迅速搭好营地,三人一顶帐篷
△到了营地就开始喝水,每天的任务是3-4升水,水是高反最好的解药。
△漂漂姐说特别喜欢这张照片,我咋看上去有点惆怅呢~~
△漂漂姐的儿子都已经大学毕业了,她居然状态保持的这么好,听说秘诀就是瑜伽和撸铁
雨后彩虹。
高原天气多变,到C2营地不久后,便狂风乍起,下起了冰雹和暴风雪,一会儿又停了。
△夜里又下暴风雪了,我浑然不知
睡到自然醒,天亮又看到了日出。
Day5 C2-C3(海拔5300-5750米)
从C2营地可以隐约的看到C3营地
爬上一个小坡 感觉状态棒棒的。
遇到登顶下撤的朱丽叶,叮嘱我多吃能量胶,因为山顶实在没胃口。这次我带了9支,川藏队又发了3支,感觉可以当饭吃了。
前面是约50度100米左右的冰壁,我突然觉得异常兴奋。冰壁下开始午餐,吃了点饼干和葡萄干,啃掉了老钟医留下的苹果,又干了一支能量胶,整个人像打了鸡血。
攀登前,我和大家吹牛B,说半个小时就能爬上去,居然有人信!!!
刚开始爬时还是大晴天,老于让我慢点,等等他。结果天气突然变了,又是重装,就埋头往上爬,只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离顶还有十来米的时候,回头看了他们一眼,已经拉开距离了,看到如意和老于膝盖都用上了,估计真是没劲了。然而到了上面也只能静静的等待小伙伴们,哪儿也不敢去,天气变的更差,慢慢的下起了冰雹。
没想到第二个上来的是土姑娘,上来后,直接瘫在地上,半天都不带动的。土姑娘,越野选手,记得到甘孜的第二天,居然穿登山鞋跑了7公里。看上去人高马大,我以为遇到越野大神了。
老于很快也上来了,差不多1个半小时,全队人马终于到齐了,提前上来的人可以向C3 营地前进了。
△C3营地 海拔5750米
△营地是协作们一脚一脚给都踩出来的,不到半小时,营地就搭建好了。
△发呆的学长,已经第四天没洗脸刷牙了,当然大家都一样
厨房也是现挖出来的,摄影师八部开始各种拍照。本来他是带微单上到C1的,后来实在是拿不动,没带上来。
累了一天,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方便面,别提多幸福了。
雀儿山主峰越来越清晰了。
△削个梨吃
到C3营地时的状态还不错,什么都能吃得下。反而前几天状态超好的老于今天有点疲惫,进帐篷就躺下了。让他别睡,他说就躺半小时,结果状态差的连晚餐都没吃。还好最后爬起来喝水,活动到八九点,基本上没事了。
由于是凌晨2点起床,3点出发冲顶,我9点左右就睡了,结果被晚进来的老于搞醒了,之后再也睡不着,翻来覆去一晚上,半夜还把老于的胳膊当枕头了。
Day6 冲顶
早餐是燕麦粥和鸡蛋,燕麦粥喝了,实在不饿,鸡蛋没吃。
忙乱中穿戴装备,没找到雪套,阿牛队长在我帐篷里抓了半天没发现,我又脱了冰爪,很快翻到。全靠阿牛队长帮忙穿好,发现大部队的灯光已经远去了,好在今天是轻装,奋力追赶~~
翻过两三个小冰壁后,终于到顶最后一个大冰壁下方。
轻装冲顶,我本想一口气干上去,但是心率很快就上来了,六七步就得停下来调整一下,结果还是快到没照片~~前面能隐约看到我的一只手臂~~
第一个登顶,还是很兴奋的,感谢兰卡给我拍照~~
随后QZ也上来了,给我来了个大大的拥抱,还谢谢我路上等他,90后小伙子真是懂事(其实我就是累,想歇会儿)~~
兰卡给我们设计的POSE~~
漂漂随后也上来了,真是太强了,要不是我平时训练有素,得活活被她拖死~~
终于等到老于,我们又一起成功登顶啦~~
在雀儿山顶上,偶尔能飘来移动和电信的4G信号~~
64年出生的摄影师八部 终于能安静的享受这一刻~~
大约半小时后,随着最后一名队员嘟嘟妈艰难的上来,全队成功登顶啦~~
登山,登顶不是最难的,相反下撤的时候,大家都会懈怠,这时候反而更危险。值得庆幸的是我们顺利登顶,并且全部安全下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