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已禁用javascript,请启用javascript,否则网页将非正常运行!
slwp Better angle to watch

当前位置:首页 >珠峰队长>登山文化

和女儿一起攀登雀儿山!①

2017年09月20日 所属:登山文化

 


雀儿山位于川北甘孜州的德格县境内317国道旁,海拔6168米,是青藏高原沙鲁里山脉的北段,藏语的名称叫"绒麦俄扎"意为雄鹰飞不过的山峰。当地居民称为"",意为大鸟羽翼。          



 

缘 起

 

4年前爬完慕士塔格后,便心中暗暗发誓以后再也登山了,因为这个过程实在是太了。一次次累到崩溃,我始终没有体会到别人说的酸爽,只有一次次瘫倒在帐篷里的暗自泪奔。但说不爬了,我还是偷偷给自己留了一个后门——雀儿山除外。                

 

雀儿山之所以在我心里获此殊荣,是因为几年前看过攀登回来的朋友给我的照片,那陡峭的冰壁,那狭窄的冰脊,契合了我对大雪山的所有想象,让我既敬畏之,又向往之,自此萌生了这山我要去一回的想法。                                

 

其实骨子里我对登山并没有什么兴趣,我从不想以此来挑战自我,更不想用什么人生新高来满世界的炫耀,吸引我登山的是大自然的美景,激励我步步往上爬的是寻找与众不同的视角。                                              

 

春节期间与友人聚会,聊到登山话题,就说到了雀儿山,有朋友当即表示今年就想去爬这座山,并力邀我一同前往。我当时没敢痛快答应,自忖这几年一直没爬山了,体力上恐怕难以应付。但自那天聚会之后,雀儿山这三个字就像激活的木马,在我的脑海中再也挥之不去了。                                              

 

攀登的季节一天天的临近,我攀登的冲动也一天比一天的强烈,不仅如此,我还萌生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就是带着女儿一起去攀登。                         

 

女儿今年14岁了,还没有登过山,但从小我就带着她滑雪、游泳,今年年初还学会了潜水。在滑雪场上,面对我都有点腿软的高级道,她可以毫无惧色的紧跟在我后面一冲而下,学习潜水的时候,她甚至要反过来时不时照顾一下我这手脚已不灵便的老爸。她对高海拔的适应方面我不担心,她已有两次进藏的经历,11岁那年还和我一起完成了冈仁波齐的转山。

 

登山服务公司方面,朋友们强烈向我推荐口碑甚好的川藏队。我趁苏拉队长今年3月来京开分享会的机会,向他询问女儿能否去登雀儿山的问题,他迟疑了一下,说可以登,但还没有那么小去登的,可以让她先到大本营看看情况再说。                    

 

可以登那咱们就试试,我想这也许是我登的最后一座山了,要在我还能爬得动山的时候带女儿见识一下雪山的美,更要让她体会一下攀登的艰辛,让她知道登山就如人生,只有在崎岖的山路上不断奋力向上,才会有最后登顶的喜悦和寻常人所看不到的视野。我于是找个机会把我的想法和女儿谈了,她痛快的一口答应,我们敲定,今年的暑假我们就出发。 

 

接下来的事儿就都简单了,报名交费,锻炼体能,采购装备,收拾行装,订机票酒店82日一大早,我们就踏上了旅程。                             


 


在路上



两个人的行李可着实不少,这还没包括冰爪、高山靴、冰镐等这些技术装备,高海拔所要面对的严寒,让我们把所有能保暖的衣服都带上了。                           


 


到成都后的第一件事是取车,因为这里离集合地点甘孜县城还有700公里左右的山路,坐长途大巴车要走上两天,所以我们选择了从网上租辆车自驾前往,一路上还可以顺带浏览沿途风光。同队的美女队员来自成都的考拉和我们约好一起拼车前往。                    


 


83日一大早,和考拉在酒店门口汇合后,向甘孜进发。车开出成都后不久,就开始不断的爬坡,海拔从几百米骤然升高到了2000米。云朵开始在脚下萦绕,而迎风招展的经幡告诉我们,我们已进入了藏区。                                           


 


途径丹巴的甲居藏寨,这里被评为是中国最美六大古村镇之首,2014年自驾走完西藏大北线经317回成都的时候,就曾想到这里来看看,但赶上317全线都在修路,不堪的泥泞道路和不断的堵车让我们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如今这里全程都修通了漂亮的柏油路,我也终于实现了到此一游的愿望。                                                                                                                                                                      


 


依山而建的藏居掩映在漫山的绿树丛中,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和威严耸立的羌族碉楼相映成趣。


 


走进藏寨,可以看到这里藏居的建筑十分精美,色彩斑斓的墙面、精美的窗檐、精心雕刻的门廊,还有热情好客的主人。


 


这一带是多民族混居的地方,因此这里的藏族服装,有别于我们通常所见到的,它融合了羌彝民族服装的特点,显得更加的漂亮大方。                             


 


在著名的泸定桥,学习一些历史知识。


 


如今穿道具服装照相可得留神,好在穿这身没事。


 


路过塔公草原,位于塔公草原东南侧的雅拉雪山是藏区著名的四大神山之一,山上终年积雪,山顶的形状犹如王冠。这座神山在藏族同胞心目中享有极高的威望。              


 

 


这一带的山体,基本看不到树木,全被绿丝绒般的草场所覆盖,远处的大雪山和草原交相辉映,让人如临仙境。                                              


 


开满黄色小花的塔公草原,真是美不胜收。


 

 

 


路边盛开的格桑花。


 


沿途经过了很多金碧辉煌的寺院,但寺院多修在远离公路的半山上或依山傍水之处,我们没有时间走近去参观。寺院附近的草地上,常可见身披僧袍的喇嘛们,在晒着太阳诵经论道。


 

 

 


到达甘孜

 

一路上走走停停总有拍不完的美景,4号下午的5点多,我们总算到达了甘孜县城的集合地点格里酒店。因还有几名队员要稍晚才能到达,我们在房间放下行李,抓空又奔离酒店不远的大白塔而去。                                           

                                

 


大白塔是甘孜县城的地标性建筑,又叫色西底那仓寺,是那仓活佛的家庙,白塔高37米,塔下的三层宝座据说和天坛祈年殿底座的比例大小是一模一样的。                  


 

 


远处的卡瓦日雪山也是藏族同胞心目中的神山。


 

 


第二天天还没亮,就独自一人爬起来,拿上相机,转悠到县城外雅江边的一处观景台上。看着晨曦中远山的云海在山顶翻卷,看着清晨的阳光一点点洒进甘孜城。              


 

 

 

 

 


攀登正式开始

 

上午10点钟,全队11名队员集合完毕,我们离开甘孜县城,驱车一百多公里来到了雀儿山景区的门口,攀登雀儿山的行程就此正式开始了。                            


 


从景区门口到雀儿山大本营还有将近两个小时的路程,中间要穿过新路海和一大片布满溪流的草滩。


 


新路海藏语的名字叫玉龙拉,是甘孜州内著名的冰蚀湖,湖内水源是由雀儿山上的数条冰川溶水和积雪融化流入,湖尾流出的溪流就组成了曲河的源头。                 


 


离雀儿山越来越近了,湖光山色之间,大家兴奋得在湖边的石头上跳来跳去,摆出各种姿势照相,享受着登山之前最后的放松。                                   


 


我们这一队共有11名队员,有来自浙江的美女阿招、飞狐、帅哥Charles,来自山东的猛男鱼和美女狐狸、如果、王木木,来自成都的美女考拉,来自江西的美女小小,还有来自北京的我和女儿妍妍。这83男的组合,让别的鲜少女队员的组为之羡慕不已。         


 


绕着湖边走过4公里长的新路海,大本营已是遥遥在望,但要到达那里,还要穿过一大片溪流水洼密布的草滩。                                              


 

 


走过了一座座的独木桥,淌过了一片片水草相间的水洼,我们终于到达了大本营。 


 


签名墙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从这一刻起,川藏队年龄最小的一名队员加入到了攀登的行列。


 

 


没想到这里还有这么多好吃的。


 


大本营的海拔有4000米,我们在大本营的主要任务就是适应海拔,适应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边攀登的成败。适应新环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大量的喝水,队长要求我们每人每天都要喝到4升水以上,这样才能让新成代谢速度加快,让身体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         


 


从大本营眺望雀儿山,由于角度的关系看不到山顶,最高处的雪墙那里,大概是3号营地的位置。


 


86日一早起来,天空中飘落着零星的雨滴,初升的太阳穿过云缝把对面的山体染出一道金黄,一条若隐若现的彩虹跨过冰川遥指着雀儿山顶峰的方向。我心中暗暗祈祷,未来的几天给我们好天气吧,让我们都能顺利登上山顶。                               


 


大本营的早餐。


 


吃过早餐,开始进行登山培训,我们在球形的星空大帐里听登山总指挥杨初给我们讲解登山的各种技术装备和使用方法。